欢迎访问岳阳市七中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刘校长讲党课——漫谈人性、理性、德性、党性

作者: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2017/06/12    [字体:     ]    浏览次数:

校长讲党课

 ——漫谈人性、理性、德性、党性

主讲人:刘岳勇校长

 

之所以叫漫谈是因为这堂课逻辑性不很强,理论不一定正确,只是一些思考,但会有点用。上党课是任务,但我不应付,我写花了好几个小时,你们听只要几十分钟。我听过很多讲座,但大多上不着边际,下不接地气。不过听讲座可以启发人思考,我们不应排斥,人类真正的敌人是给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套上桎梏的人。

一、人性三向。向真弃伪,向善弃恶,向美弃丑。

符合人的基本属性,都是人性,它比兽性高一层。人性特征多种多样:有人宅心仁厚,有人居心不良,有人至诚至真,有人心怀鬼胎,这都属正常的基本属性,这些属性在遇事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表现出来,且禀性难移。

人之初,无所谓本善本恶,孔子的“性善论”,是为了强调后天学习和培养的重要性,强调“勿变坏”。荀子的“性恶说”,是为了劝诫后天学习和改造的重要性,强调的是“要变好”。所以尽管人性更多的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性的形成是从社会中产生,从人情中发展的。人情是人性的影子,人性多残忍,人情就多寡淡;人性多美好,人情就多浓厚,不讲人情就缺少人性。

人性很难挣脱时代的锁链和社会的印记,直达兽性全无的完美境界。所以,人们往往因其难得改变而懈怠改变人性中劣的一面,任其发展害人为始,害己为终。

怎么改造人性?

即人性三向:向真弃伪,向善弃恶,向美弃丑。

科学教人求真,艺术教人求美,科学和艺术是改造人性的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七中是音乐特色学校,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艺术素养是我们的本行,这里不展开讲了。那么,我们通过什么可以培养学生向善的品质呢?我想应是宗教和传统道德文化。宗教没有进入课程,我们就要更重传统道德文化。弟子规、三字经、孔语、中庸等儒家经典之中无不闪耀着向善的光芒。古语说:仁者无敌,向善不败。向善的人不具有进攻性,强调不败(中国足球争胜意识、进攻意识不强是有文化传统的)。动画片里、武打小说中的主人公,中国多取名东方不败,日本人取名东方必胜,证明中国人的骨子里比日本人善,并且中国人最怕的就是来者不善。

古人强调善为立世之根本。人类良知要求人们向善(人性之善在处世之中是具体的,是体现在个人言谈举止之中的。很微小的瞬间可以定格,也就是说善是显而易见的,故有勿以善小而不为之说。)善也是维系人彼此感情的根本,有了这一层,交流起来,才会轻松、互动。中国有广结善缘之说,一个团队更要有向善的文化,要有积善成德的意识。工作之中做善事是积德,生活中做善事是结缘。

善的文化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有两大群体在中国历史上作用不可或缺,即老人和妇女。中国现有1.8亿老人,是善的群体,是社会稳定器。中国妇女的善是深入骨髓的,中国妇女最能忍耐,善得善恶不分的地步。这就要破解一个词语即“最毒妇人心”,对这句话唱了几千年,中国妇女被诬了几千年,谁最反感?慈禧太后最反感。慈禧喜欢听戏,史载她听《翠屏山》时,唱戏人照剧本唱“最狠不过妇人心”,结果提调宫,被臭骂一顿、免职。又唱《双钉记》时,戏子改成“最恶不过妇人心”结果戏子被打了八十大板。慈禧之后,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话,很少有人讲了。

究其原因,是奴隶封建社会,女权的地位和男人的话语权决定了的。最早出处竟然是姜子牙。姜子牙32岁上昆仑山学道,72岁下山,娶了68岁的老姑娘马氏。夫妇恩爱,同甘共苦,但做饭馆,贩猪羊,做什么亏什么。后来算命一炮走红,刚要过上好日子,结果跟妲己算命,说妲己是个琵琶精,得罪了权贵,只好逃命。老婆不干,要离婚,姜子牙一气之下,写了四句话,从此女人就翻不了身,直到慈禧才重新夺回话语权,直到新中国,妇女才真正洗刷耻辱。这四句是:青竹蛇儿口,黄蜂尾上针。两般由是可,最毒妇人心。

演义小说不一定真。神话,把神当人来写。传说,把人当神来写,演义则是主观化了的艺术化了的历史掌故。

古人造字是非常聪明的,善字是一个兽首的象形,表现是动物最喜欢的东西,即为善。

善是相互联系的。即互为善。鸟与牛

善是互为对立的。猎狗与兔。猎狗以吃到兔子为善,兔子以免于吃掉为善。

人类则进化了一层 : 善不能加恶于别人。

追求美好的东西,但不能侵害别人。

现代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高境界的善。

具体到学校,互相帮助,互不添麻烦,互不侵害是为善,和善的集体是学校之福。

具体到教育:用嫉恶如仇的态度守住孩子品行的底线,不能失去从善向善的教育责任。

小结:教育大道是唯美     

康德说: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人性完美。

二、理性三有。有放弃,有智慧,有思考。

理性比人性又要高一层,人都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我总的感觉是生活中要感性一些,工作中要理性一些。为什么说生活中要感性一些呢?因为感性的人很可爱。如小孩,    简单,透明,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闹就闹,别生闷气,别胡搅蛮缠就行。

如古代英雄大多是感性的。项羽就很讨人喜欢,女词人李清照称己为人杰,男人司马迁称之为失败的英雄。而琅琊榜里的梅长苏,没有半点感性可言,他不能称为英雄,只能称为隐忍的智者,而靖王的形象就可爱多了。

如:不感性的人写不出好诗,不会成为一个好诗人。红学大师周汝昌说多愁善感是诗人的气质。古罗马诗人说:“愤怒出诗人”,不会愤怒,写不出好诗。郭沫若年轻时气盛,写出好诗,解放后日子顺了结果没有写过一篇好诗了。

如果说感性的人更可爱,那理性的人更可敬。理性其实就是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思想和行为的成熟。理性的人按事物发展规律通盘考虑问题,设身处地去想,从不同角度去看,该谅则谅,该忍则忍,这样往往更易成功。例如,中国的理性外交赢得几十年的战略发展机遇,窝了不少火也是值得的。而朝鲜奉行的感性外交,想骂就骂,骂的一个朋友都没有了。

那么怎么才能理性?

1、学会放弃等于理性选择。在当今社会,面对太多的选择和诱惑,如何明智而清晰的选择属于自己的,放弃一些空虚的、浮华的、得不偿失的,就需要理性的把握。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去寻找和享受职业的幸福,这才是正道。教出艺术性,享受休闲,享受阅读,享受尊重,享受单纯和清贫等等。李志雄等驴友是令人羡慕的。如果三心二意去追求金钱、去追求虚华、去追求奔波劳苦、去追求懒散、去追求为所欲为,这就不是正道,这就需要放弃。除非你不选择教师,一味追求物质,必然放弃精神发育,一味追求娱乐,必然淡化思想升华。我女儿大学毕业后,我跟她说,爸爸现在可以帮助你谋一个稳定的职业。她很理性的说,她不需要,也不适合。她认为她的独立性、事业心不强,不适合事业单位。我尊重她的意见,放弃教师职业。我想起了马克思·韦伯曾经将理性分为两种,一是价值理性,二是工具理性。我从工具理性为小孩设计未来,她从价值理性为自己安排未来。她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放弃什么,所以她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

2、用智慧充实理性。

智慧是美丽的,智者会有更好的风度,更宽的胸心,更从容的举止,更自如的挥洒,更多的包容,但智慧不是与生俱来的。当教师的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就不缺智慧的养料。中华历史泱泱大系,读史可以助你智慧;中华经典卷帙浩繁,经典可以助你智慧;自然科学涵盖万物,科学可以助你智慧。所以我提倡做个读书人,读书是斯文的根本。老师如果经常斯文扫地,就是没有读书的结果。

3、学会思考。

理性的产生,需要一个人学会思考,思考的前提是学会接受,为大脑腾挪空间,接受新事物可以不老化,接受不完善的事物可以给身心捆绑,免得一触即跳。思考可以让人分清是非、轻重、利弊,多角度看清,   不盲从。从而作出合乎情理的、明智的判断,避免误会、上当,避免盲目的牺牲和愚昧的举动,有助于你了解世界、社会和你自己。那么怎么才是理性思考呢?

理性思考不等同于冷静的思考,虽然后者为前提。有的人发表言论时是很冷静的,也可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然后就认为自己的言论是理性的,这是误解。理性思考是有原则的,原则多,但总原则为英国哲学家休谟的休谟公理 :“即非同寻常的声明,必须有非常确凿的证据”。举例来说:上班迟到了,你的理由是堵车,这就不需太多证据。如果说,你遇到了外星人被劫去,那么这个声明就非同寻常了。没有证据,人家不会相信,即相信度与离奇度成反比。(相信人不轻信人)现在网上很多观点是经不起理性的推敲的,推敲之前不可盲信,不靠谱的愤青之语不可盲传。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不理性则易混淆)

1979年,美国专家提出一个惊人的说法,即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孩子,由于辐射,患白血病的机率会增加3倍。此后20年花上百亿美元的成本,研究结论是无关。其实那位称高压线附近更易患白血病的专家的统计数据又是真实的,但他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原因是:住在高压线下的多为穷人,而贫穷、生活条件、卫生条件是造成白血病之因。

理性的思考即为系统的思考。这点对行政很重要。当行政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看清楚,这就需深入一线;二是想明白,这就要系统思考。(老师经常迟到)偶尔发生的问题要从管理上找原因,(老师不愿多上课)普遍发生的问题要从机制上找原因,(老师上课反正学生不听)反复发生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这就是系统思考。

所以我说,理性的繁华,人生必是坦途;理性的繁华,学校必是风清气正。

三、德性三崇。崇责任,崇尊重,崇在乎。

德性是什么?康德说,德性是“意志中的一种道德力量”,这应该是讲的德性的作用。我概括为德性即包括正直、诚实等一切符合规律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一旦被人拥有,那么他为人处事就始终有一股来自德的力量,帮助他做出理性的抉择,排除一切非理性的利己行为,故德性比理性更高一层。具体表现有很多,讲三点:

1、崇责任。

责任是德的核心元素,责任又分为对他人责任和对自己的责任,只有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德性。

儒家的入世思想,就是崇尚责任之典范。《教育是什么》那段视频,使很多人听到了一段名言,是北宋大儒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张载的字)四句广为流传,但它每一句都讲的责任,这就不一定人人清楚,我解读一下。为世界树立博爱之仁心,为百姓谋安身立命之永福。为圣人传播经典之杰作,为万代开创太平之盛世,这是每一个读书人奋斗之责任,这是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现在提倡的四德,也都谈的是责任。

社会公德:核心是利他主义,我为人人。

     我开车不乱丢废品,

   环卫工人就不会乱丢了性命。

家庭美德:对老人——孝——顺——从

对小孩:既要爱又要护,更要管。

对夫妻:谅和让——互相适应

   帮和助——互相呼应

天生一对不等于天生一体。

买—提      做饭—洗碗      扫—拖

她送你接,她喂你就洗。

她对你家好,你对她家更好。

她对你家不好,你就好好跟她谈。

总之,她忙你就帮,她要吵你就不闹。

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业务精湛。

对岗位负责,该你完成的,你要完成好,不能无故推诿,也不能敷衍塞责。

个人品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厚道(厚德尚道)

德性好不好,关键看厚道——厚道就是诚实、善良、乐于助人。

中华民族是个品质优良的民族,这是深入基因的价值偏好决定了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不同,但不是所有的要求不同,而是价值结构、序列、重心的不同。我们的重心和序列是这么排的:

责任优于权利

        义务优于自由

        社群高于个人

        和谐高于冲突

        天人合一高于天人两分。

《巴黎宣言》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去回首2500年去寻找孔子的智慧”。我受中华文明的熏陶,更重前者,西方更强调后者,所以他们的群体更松散一点,社会更多元一点。而两者有优劣,但我认为中华文明更优,所以同志们应该能从我的管理观念和风格看到我的价值偏好。我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牢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在任何时候完成自己的分内之事,不受环境的影响,俗称摸着良心做事。并且越是黑暗的时候越要做光明的事,否则耽搁的也许是你自己。(一个副校长能在副校长岗位上呆多久?如果校长不重视你、不支持你,如果你只看校长的脸色做事,你能浪费的起吗?)(他可以老化,你却不能颓废,他有资格老化,你没必要浪费。)

2、崇尊重

道德需要克服利己主义,以利己为准则的人很容易做出不合道德的行为。随意乱扔,缺乏公德;不关心家人,无家庭美德;教学不精,无职业道德;无故伤害别人,无个人品德。

 那么克服利己原则的关键是什么?是尊重。一要尊重别人,二要尊重规律。当老师的,尊重生命、尊重人格是至关重要的。不随自己的好恶漠视生命,不由自己的情绪藐视人格,教育中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点民主科学,多一点童心,多一点互悦心理,进入学生心灵。其次只有尊重规律的人才能为大家所接受,因为规律、规则是大众所奉行的。那些不为大众所接受的人,就需要反思,是否尊重别人,是否尊重了规律,是否以利己为原则。

3、有道之人,总是崇尚在乎

这个提法可能有些陌生。毛良醇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什么都不在乎”。这引起了我长久的思考。其实在乎,是一个散发人性光辉的词。“在乎”奠基于记住,但高于记住,一个人不可能在乎他所遇到的一切,为此被人在乎,那是一件多么荣光的事。你如果对一面之缘的人能记住他的姓名,那别人会对你有十足的好感。所以“在乎”这个词,值得崇尚。现在的00后学生为什么那么难教,就因他们什么都不在乎。好的坏的都不在乎,好点差点也不在乎。甚至到了谈朋友的时候,他还是不在乎。所以,我们培养青少年,要培养他们从“在乎”开始。怎么培养:找到兴趣点,保护自尊心,培养上进心。这里不展开了。教育者本身更要有在乎意识。因为,在乎自己的在乎是对自己的责任,在乎别人的在乎是对他人的尊重。我举例来说,2015年前有几十位老师生育保险的补贴没有发,这是过去的事,钱可能学校用掉了,可能有的资料不齐,没有从人社局弄来。我要不管也行,一是新官不理旧事,二是这个保险是学校缴纳的,有的学校把补偿留在学校用以代课费,有的学校又发了,但我既然知道了老师们的诉求有合理性,我能不在乎不理睬他们的“在乎”吗?这是对他们的正当权益尊重不尊重的问题,所以,作为领导,更应该在乎别人的在乎。老师们在乎什么,你就要关注什么。只有这样你才配当领导,你才是有德行的领导。

又例如,老师们年复一年的在七中工作,对成绩差不差,声誉好与坏,房子破与旧,设备齐不齐,都有点不在乎了,但是我在乎,因为在乎自己的在乎是对自己的责任,尽管在乎意味着牵挂,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辛苦,有道是为伊消得人憔悴,都是在乎惹的祸。但是你只有在乎自己的在乎,在乎别人的在乎,你才可能是一个厚德之人。我们的社会只有以德为纽带,才能更加和谐稳定进取,学校盛开道德之花,我们才能成为其乐融融的一家。

四、党性三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要三实,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但是何为党性?党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范畴。但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党性的概念。列宁说过,他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段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刘少奇说得更直白点,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最高度集中的表现。还是不懂,这迫使我又读了不少书,终于把它概括为:共产党的党性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一切优良性的集中体现。党性修养就是党员按照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倡三严三实是有理论依据的,也是有现实要求的。

1、因为不这么要求,我们党就失去执政的资格。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人阶级先锋队作为一个群体已经淡化,阶级对立的结果也不明显,谁在执政,凭什么执政?凭三个先进,三个代表!故,党性修养要向三个代表看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教为民。你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行,你不先进不行,你不三严三实不行!所以不加强党性要求,就有可能失去执政资格,大德不明,公德不守,私德不严,就不是合格党员。

2、因为不这么要求,我们无法提高实践能力,无法提高执政能力,无法提高执教能力。我们领导干部学历提高了,修养更好了,理论知识更丰富了,但要更看重运用这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到教师,是你的执教能力,具体到行政干部,是你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你的提升能力等等。

3、因为不这么要求,你无法增强你的纪律观念。政治纪律讲忠诚,组织纪律讲服从,群众纪律讲团结,廉政纪律讲自律。你在组织里就要讲政治,讲大局,讲服从。

所以党性要求明显比道德要求又更多,要求更高,具有更多强制性。

因为在座不都是党员,大多是群众,可以不用党性要求你们,但我深深地感觉到,一所学校,要治理好,老师们必须要有点行政意识。我为什么这么说,很久以前我看过一档电视节目,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创意是,男嘉宾施展才华赢得美人芳心,有一个很优秀的男嘉宾,文质彬彬的,一表人才,时至不惑仍未成家,主持人黄菡问:“像你这么优秀的老师,应该得了不少荣誉吧”?他回答:“什么荣誉也没有,我跟领导不来神”。看到这里,我离开了,也基本明白他40岁没找朋友的原因。我都不高兴了,他的那个校长还会高兴吗?旁边的美人会怎么想?他果然没有抱得美人归。最后听到黄菡送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坚持自我很重要,但在学校里,还是得有点行政意识。黄菡点评得非常精准,可我估计,男嘉宾不一定听懂了,我这里继续给大家阐明一下。

现在的教育情形里,是行政之下的教育,我粗略统计过,全国公办中小学50来万所,县级教育局三千来个,政府只能通过三千个教育局来管理50万所学校。不可能由着你学校和老师信马由缰的来,自然用了许多行政的东西来约束你。但很多老师总是表现出对行政的不屑与不满。有的专注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一亩三分田还没种好,就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政治上淡漠,思想上散漫,行为上抵触,上级文件不愿看,上级要求不落实,学校开会常缺席,领导讲话看手机,领导谈话耳边风。观点建议不靠谱,会前不说,会后乱说。处室事务埋怨多,自命清高难合作。对这类同志,我提三点建议。

1、领会国家教育大政方针,这样你才能知道风朝哪里刮。英国有家媒体说:菲律宾挑战中国南海,是不明白风朝哪里刮,现在是东风西渐,菲律宾是逆风而行。朝鲜破口开骂中国,那是找死。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十八届这几年,政风为之一变,可现在还有人逢官必骂,逢政府行为必抵制,凡上级要求的都不对。我们应该用先进观念做引领,用教育法规作保障,用学校制度作约束。让自己往高处走,朝正途上走,顺势而为。这一点,我觉得年轻人反而更明智。自知者智,知人者明,知人自知是为明智,有些人表现既不自知,又不知人,更不知事,是为不明智。

2、领会学校的办学思路与管理措施,在有限的平台上施展无限的才能。避免行为惯性,克服心理上的惰性,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避免会前不说,会后乱说。用看齐意识形成教育合力,最终促使教师自己的发展。找准方向感,刷新存在感,收获成就感。现在学校的办学思路,领导的风格,管理的模式,大家应比较清楚,尽量向低处发力,尽量向高处谋划。以课堂为基点,狠抓常规管理,再以课程为基点,夯实办学内涵,内练精气神,外换筋骨皮。老中青教师都要跟上这个节奏。

3、与行政管理者多沟通、多学习,理解行政支持行政,发展自我繁荣学校。不理解的要换位思考,领导有过失要善意提醒,不戴有色眼镜看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量化考核一定要看重干部老师的进步性。)看人不能太苛严,不能只盯别人的缺点,不能对过节难以释怀,我们的内心不能成为盛放别人过失的容器。(掏空内心)我认为学校这两年很努力了,但有那么几个人还是认为不优秀,这应是心态问题,不是判断力的问题。 对领导、对老师、对学生有矛盾时,要有好的心态,要见贤思齐,对人微笑只是基本礼貌,对别人成绩的认可,才是真正的尊重。不要轻易动怒,怒是心的奴隶。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对行政事务不能有太多怨气,我们的内心不能成为盛放怨言的垃圾桶。要支持理解配合行政干部开展工作,他们是同志们捧上台的,现在是学校的中坚,同时必将是学校未来。

所以,我认为有行政意识的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合作互助的精神,沟通学习的能力要明显强一些。

最后,我用一句话概括今天的党课。

如果说,美好的德性,是那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那么,完美的人性就是那缕看不见的清香,缜密的理性就是那深藏地下的根基,而坚强的党性则是巍然屹立、宁折不弯的躯体!

愿我们的学校就像这枝繁叶茂的大树。

 

办公室根据提纲及记忆整理

                            2017329

上一篇:市七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剪影
下一篇:凤凰涅槃 谱写教育新篇章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