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到位”
学科分类 |
中学音乐 |
论文编号 |
|
岳阳市2012年度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选
参 评 表
论文题目 |
浅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到位” | ||||
作者姓名 |
张静 |
办公电话 |
8600073 | ||
手 机 |
13575005418 | ||||
作者单位全称 |
岳阳市第七中学 | ||||
论文所属学科 |
音乐 |
学段 |
高中 |
浅谈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几点“到位”
张静
(岳阳市第七中学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 要:本文是针对大多数青年声乐教师存在不规范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特别的提出讲解、示范、伴奏的重要性,只有教师教学的规范与到位,才能真正的完成一堂优质声乐课。希望以上观点能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启发式感觉教学;示范性教学;引导式教学
近些年来,喜爱声乐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加上湖南省艺术类高考规定声乐为必考科目,因此对声乐教师提出更大的要求与压力。有人曾问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娜塔·特巴蒂,在学习歌唱的基本过程中,最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她回答说“好的指导”。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的说过“歌唱的秘密是找到一个好老师”。可见,声乐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但是越来越多的青年声乐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没有过硬的教学手段与严谨的教学态度;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无法上好专业的声乐课。
要想上好一堂优质的声乐教学课,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声乐教师,在上每一堂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详细地研究教学对象中的每位学生的声音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理解透彻每一首演唱作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上好课。能让学生在教师详细到位的讲解中领会知识,在教师精彩到位的示范演唱中感受作品,在教师激情丰富的钢琴伴奏中演唱作品。
一、讲解——到位
声乐课堂的第一步提出知识点概念并讲解分析。我曾在有些青年教师的课堂上听到老师对学生开口闭口就是一套套的专业术语,单纯地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点到了某些专业名词,就是有了教学目标;概念知识不加以分析不讲透彻,就蜻蜓点水的带过,根本就不管学生是否听得懂、是否能理解?学生对教师讲述的概念常常感到不易理解,概念不通理解不透正是目前大多数学生现行面临的学习现状。
我认为应该先设计好本堂课的课题重点,提到的专业名词应先讲解概念,把抽象的概念用形象浅显的语言,详细到位地讲解和分析,打一些浅显易懂的比喻,尽量地形象化,采用启发式的感觉教学方法,将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讲解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表情或手势去提醒学生 ,辅助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与领会要点。
比如说到声音与气息的“对抗”,我就会把这种感觉状态,形象的比喻为学生都喜欢的“拔河”。首先引导学生,把气息下丹田的这个点想象为拔河一方,把声音向上的点想象为拔河另一方,音越高两头的距离要感觉越大,想象“拔河”状态。“拔河”运动的反向用力效果,正是身体歌唱中声音与气息的“对抗”状态。通过这样的启发式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就会结合上“拔河”的想象意识;有了体会的意识,就有了感受的借鉴。只有循序渐进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领悟;只有教师详细到位的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要点。
二、示范——到位
声乐课堂第二步针对知识点展开示范性教学,进行训练与指导。声乐是一门形象听觉艺术,所有的声乐理念变成声音技巧都是靠听觉与心理意识来帮助完成的。学生如何能把理论概念转换为实际的声音技能呢?
首先作为教师要有比较清晰地思维与分辨能力,能仔细地观察学生课堂训练中的每次发声状态,能准确无误的指出学生每次训练中的声音感觉。我特别鼓励学生要敢于唱出来,不要怕唱错,这样才能让教师清晰地面对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帮助学生纠正问题。良好的范唱是激发学生最有力的手段。在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能力。提倡教师用对比教学手段,先把正确的声音效果准确的示范传达出来,再模仿学生的声音感觉唱一遍,引导学生分析与讨论,帮助学生辩听正确的声音,并积极往这种正确的感觉上靠。比如讲解“气息与发声”这个知识点,我先讲解气息的位置,再通过身体示范,让学生把手放在我的腰腹部一起来体验感受。再让他们自己找找感觉,如果感觉有区别,我就会鼓励学生一只手放我的腰部,一只手放学生自己丹田,引导学生共同来体验正确的气息位置。再通过教师的发声示范,感受有气息的发声与无气息声音的区别。
其次声乐教学不是单纯的声音技巧的学习,还要有音乐的表现与表演能力。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具有较强的舞台表演能力。我发现很多的声乐教师不敢示范,不愿示范或是示范效果不佳。“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具备示范歌唱能力的老师才可以使“言传”与“身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教学更有魅力,具有信服力。从老师的示范中找到初听作品的美感,学生通过聆听老师的范唱,让他们产生对作品的吸引力。在优美的声音示范中,勾起对作品的强烈欣赏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现场感悟到方法的实际效果,以及对作品真实的表现力。只有声音、情感、技巧与表演的多重结合,才能表现完整性的作品;从而要求老师对每首声乐作品都要深入研究,自己琢磨演唱感觉,力求把最美最完整的歌唱表达无误;只有“声情并茂”到位的演唱,学生才能从欣赏中模仿,在模仿中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伴奏——到位
声乐教学第三步如何带动与引导学生较为完整的去唱好一首作品了?一节好的声乐课,一首好的作品非要有激情、丰富、谐和的钢琴伴奏配合,才能带动演唱者演唱,才能完整地表现好作品(包括前奏、间奏、尾奏)。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是声乐老师上好声乐课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
可是目前很多的声乐老师并没有下功夫去做好课前准备,对音乐作品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去磨合,总认为学生的演唱水品达不到要求,那么伴奏就只要敷衍了事。其实不然,好的伴奏可以为学生带来作品情绪的提示,意境的烘托与情感的交融,是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投入到作品的二度创作中去表达作品。这就要求每位老师在每一首作品教学前对作品的熟悉程度,节拍速度的掌握。声乐作品都配有大量的五线谱伴奏谱,丰富而完整地配合才能充分表现好作品。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弹熟伴奏谱的准备工作,即使不弹五线谱伴奏谱,也要老师在课前设计好丰富好听的即兴伴奏,而不是单旋律伴奏。
我提倡学生课后多上网听听伴奏音乐,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去适应原声伴奏,鼓励老师在即兴伴奏中多应用原声的前奏或间奏,这也会大大增加学生对适应无旋律伴奏作品的感受练习,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老师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默契配合程度。而且优秀的伴奏也会给教师的示范演唱锦上添花。只有良好的伴奏配合到位,学生的演唱才更会到位。
声乐教学是一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融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声乐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因素,在教学中起到“知识源”的作用,指导学生运用正确、规范与科学的声乐技能训练,掌握声乐基本演唱方式。没有学得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得不好的老师。在声乐教学中,不仅仅是以上三点到位就够了,还有更多的到位需要老师去加强与学习,但以上三点是我认为作为声乐老师在教学中最主要的,所以特别提出,望同行共勉。